北京时间7月25日,中国篮协做出了一个开明的决策,允许杨瀚森不参加亚洲杯的比赛。这一决策虽然展现了篮协的开放与进步,但随之而来的三个坏消息却给中国男篮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中国篮协一直都在与时俱进,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做出适应性的决策。在这次的事件中,他们尊重了杨瀚森及其团队的决定,并同意了他不用参加亚洲杯的请求。这相较于过去的决策,给予了运动员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体现了篮协的开明与包容。
然而,杨瀚森的缺席并不是个例。据消息称,本次中国男篮将有六大主力球员全部缺席比赛。除了杨瀚森之外,曾凡博、崔永熙、赵继伟、张镇麟、赵维伦的缺席,几乎等于失去了整个一套主力阵容。这样的阵容去参加亚洲杯,虽然进前八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但无疑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和压力。
首先,球队的轮换阵容已经破损不堪。由于人员短缺,现有的球员必须更加努力地表现,因为许多原本能发挥重要作用的队友无法上场。郭士强在用人方面需要做出更多的权衡和考量。
其次,内线球员的可用之才已经屈指可数。在即将到来的比赛中,胡金秋和余嘉豪将是内线的支柱。而其他可用的内线球员寥寥无几,这无疑增加了他们在比赛中的压力。尤其是胡金秋和余嘉豪,他们必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此外,这支国家队的天赋似乎有些平庸。尽管球员们的身体素质不错,但在投篮、基本功和得分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这样的内线配置放在CBA联赛中,都未必能进入季后赛。
最后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周琦作为男篮的核心球员和领袖,在杨瀚森缺席的情况下,更可能被推到前线承担责任。即使面临旧伤复发的情况,他也可能需要带伤上场。对于周琦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考验。
总体而言,这是杨瀚森退出本届国家队、不参加亚洲杯之后,给中国男篮带来的三大坏消息。时间只剩下最后的12天,郭士强必须寻找解决之道,否则男篮在这次亚洲杯上的表现恐怕难以避免进入亚洲八强的尴尬局面。